2022年医学影像新技术发展论坛

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第十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2022年9月15日—17日,2022年医学影像新技术发展论坛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第十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北京召开。开幕式及主旨报告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DSP大楼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蒋学祥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坤成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洪楠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纯武教授出席大会,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军研究员应邀出席并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吴青青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冯逢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陈涛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立刚教授和在京资深编委、常务编委及优秀编委代表20人参加现场会议,北京协和医院李建初教授等300余位编委以线上方式参会,3000余人通过直播方式参与论坛学习交流。开幕式由《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社长郑春见主持。见图1

 

图1  会议现场

   在隆重热烈的开场视频中,论坛的大幕缓缓开启。在与会专家的掌声中,杨军副所长代表期刊主办单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图2)。他首先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的支持和帮助;他指出,吃水不忘挖井人,期刊创办38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与历届编委会密不可分,并向编委们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和对期刊的奉献精神致敬;针对未来的发展,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坚持医理工相结合的办刊方向,增强自我发展定力;二是要树立服务意识和创新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新一轮知识创新;三是要萃取办刊文化、完善治理结构,切实提质增效。

 

杨军副所长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蒋学祥教授代表往届编委致辞(图3),他指出,本刊是涵盖放射诊断和治疗学、超声医学及核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型医学影像学期刊,为多学科交流的优秀平台,本刊的创办和发展促进了国内综合医学影像学长足发展;他提出新一届编委应将自身学术发展融入本刊成长,主动将本人及团队优秀成果发表在本刊上;编委会应坚持精品期刊标准,保持学科交叉优势,不断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与编辑部密切配合、协同努力,共同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学术平台。

 

蒋学祥教授致辞

   李坤成教授代表第十届编委会做了工作总结(图4),从论文刊发情况、期刊影响因子及数据库收录、重点专题组织等方面回顾了编委会工作,认为取得的成绩主要来自主管、主办单位的正确领导和全方位支持,编委会、期刊社共同秉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和交叉融合的理念,广大专家严谨求实、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编辑部严格、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并预祝新一届编委会在新任主编的带领下齐心协力、不断进取,获得新的成功。

 

李坤成教授总结第十届编委会工作

   大会授予李坤成教授“突出贡献奖”,以表彰他10余年来对杂志的无私奉献及突出贡献(图5);授予田家玮、李亚明、汪龙霞等24名专家优秀审稿编委称号,以表彰各位专家在对来稿进行同行评议中所做的贡献;授予李坤成、吴青青、闫淯淳等9名专家优秀撰稿编委称号,以彰显上述专家作为第一作者为本刊供稿的努力(图6)。

 

杨军副所长为李坤成教授颁发突出贡献奖

 

杨军副所长为优秀编委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第十一届编委会由洪楠教授、李建初教授担任主编(图7),蒋学祥、姜玉新、李坤成教授等为顾问委员,李风华、田家玮、孙应实教授等17名专家为副主编,常才教授等29名专家为资深编委,陈敏教授等60名专家为常务编委,艾林教授等231名专家为编委(图8)。

 

杨军副所长为洪楠教授颁发主编聘书

 

洪楠教授、郑春见社长为到场的顾问委员(A)、副主编(B)及常务编委代表(C)颁发聘书

   新任主编洪楠教授代表新一届编委会讲话(图9),并提出以下工作设想:秉持大局意识,坚持正确办刊方向,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多做贡献;定期召开编委会及学术会议,并通过积极投稿、组稿、约稿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严格把控论文质量,刊发高质量论文;坚持学科交叉,搭建全媒体交流平台,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新任主编洪楠教授讲话

   新任主编李建初教授在线上发表讲话(图10),表示将以老一代专家为榜样,尽职尽责、勤勤恳恳,以刊发高质量文章为目标,为广大影像医学及相关学科医务工作者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并在投稿、组稿及审稿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为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做出更多贡献。

 

10  新任主编李建初教授视频发言

   洪楠教授主持了期刊发展策略研讨会。顾问委员周纯武教授,副主编吴青青、冯逢、陈涛、崔立刚等教授,常务编委袁慧书、鲜军舫、彭芸、袁新宇、谢晟、单保慈、左西年、汪龙霞、郑卓肇、杜祥颖、刘亚欧、闫淯淳等教授等在现场会议发言(图11);田家玮教授等多位专家在线上会议发言,就编委如何助力期刊发展建言献策。

 

11  期刊发展策略研讨会

   洪楠教授与吴青青教授共同主持了论坛主旨报告会。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王培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孙应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亚明、北京积水潭医院陈涛等教授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研究员分别介绍放射诊断学、超声医学、核医学及医学物理与工程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图12)。

12  陈涛教授做主旨报告

   放射诊断学分论坛中,北京协和医院金征宇,上海长征医院刘士远,北京医院陈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冯晓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佑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马大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心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伍建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剑波、程敬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宋彬,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张惠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永强,北京协和医院冯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鲜军舫,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张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严福华,以及上海长征医院箫毅教授等多位专家分别就放射医师培训、医学影像人工智能、CTMR国内外前沿发展及重点疑难病例诊断思路等方面做了专题讲座。超声分论坛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吕秀章,北京协和医院吕珂、王红燕,四川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罗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崔新伍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马宁教授等各自在心脏超声、介入超声、妇产超声及人工智能超声等方面做了专题讲座。核医学、工程及期刊评价分论坛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何晖光研究员,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姜杉、北京师范大学左西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兰晓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杨吉刚、北京大学文献计量研究室张俊娥教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筱敏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马峥研究员等分别针对计算机成像信息解码、智能导航微创介入手术技术、人类生命周期脑图谱、放射学药物研发及“北大中文核心”“科技核心”“CSCD核心三大数据遴选等做了主题报告。

  期刊社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学习贯彻主办单位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强化精品化办刊方向,严格“三审三校”制度,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办刊质量,努力将《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