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玮,姜双全,刘宇杰.超声造影检查在外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s1):144
超声造影检查在外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DOI: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田家玮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姜双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刘宇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要点击次数: 1728
全文下载次数: 1231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检查评价外周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应用超声造影观察不同部位血管疾病患者56例,其中颈部血管病变36例(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性32例,颈内动脉栓塞1例,颈内静脉栓子3例);肢体血管病变20例(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6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上肢静脉血栓2例)。超声造影剂采用SonoVue,使用PhilipsCX50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12 MHz。造影检查前应用常规超声观察动脉斑块数量、形态特征,测量动脉狭窄率;动脉或静脉存在栓子时,观察栓子回声,管腔通畅程度等,并存储图像。超声造影时记录靶血管造影剂出现、消退时间,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栓子内增强及管腔通畅情况。诊断结果与DSA、CTA、MRA及手术结果等相对照。结果 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患者48例,超声造影均清晰显示动脉内-中膜厚度,勾勒出动脉斑块大小、形态,清晰显示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超声造影检测出斑块58个,常规超声检出50个(86.21%);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为51.72%(30/58),提示为不稳定斑块;②动脉栓塞:3例患者中1例动脉管壁钙化明显,管腔内充满低回声,CDFI未见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测到细窄的血流通过,其余2例诊断同造影前;③上肢静脉血栓:2例患者均显示静脉管腔内的充盈缺损,边缘处可见细小的血流束通过,常规超声检查时未显示血流通过;④颈内静脉栓子:2例患者各时相均未见增强;另1例患者超声造影动脉期见栓子内快速出现丰富紊乱的线条状增强,后经证实为甲状腺癌致颈内静脉癌栓形成。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能够检出常规超声显示为阴性的动脉斑块,对动脉狭窄程度判定准确率高,并能够弥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不足,可应用于体型肥胖、病变血管位置较深、动脉管壁钙化明显伴声影者,能清晰完整地显示狭窄段;可显示某些病理条件下(如流速缓慢)常规超声难以显示的血流信息。随着造影剂及超声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超声造影在外周血管疾病诊断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