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周青,陈茜,陈金玲,郭瑞强.携抗ICAM-1靶向微泡定向转染Ang-1基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s1):118
携抗ICAM-1靶向微泡定向转染Ang-1基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DOI: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王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武汉 430060 
周青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武汉 430060 
陈茜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武汉 430060 
陈金玲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武汉 430060 
郭瑞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武汉 430060 
摘要点击次数: 2544
全文下载次数: 1203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携抗ICAM-1的靶向微泡定向转染基因至心肌细胞的能力及其作为新型载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34只中国家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进行结扎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3组:A 组(n=10,空白对照)、B组(n=12,心肌直接注射Ang-1基因)、C组(n=12,注射携抗ICAM-1靶向微泡并进行超声辐照),于基因转染前、后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于处死后取心肌组织,用RealTime-PCR检测Ang-1mRNA 表达、Westernblot检测Ang-1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Ⅷ因子染色检测新生毛细血管密度。B组及C组家兔处死后取肝、肾组织,用RealTime-PCR、Westernblot检测有无目的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B组及C组基因转染后2周常规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转染前升高(P 均<0.05),心功能改善;B组和C组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及C组RealTime-PCR均可检测出Ang-1mRNA表达,且B组及C组间基因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无Ang-1mRNA 表达。Westernblot检测B组及C组均可见Ang-1蛋白表达,且B组及C组间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未见明显表达。心肌组织Ⅷ因子染色后高倍镜下计数显示B组及C组均可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与C组相比,B组新生毛细血管计数升高更为显著。B组及C组肝肾组织均未检测出Ang-1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结论 携抗ICAM-1的靶向微泡可定向转染Ang-1基因至心肌细胞,其转染效率与目前认为最高效的心肌内直接注射转染的效率近似,且新生毛细血管密度更高,具有作为新型靶向载体定向转染基因,改善缺血心肌微循环及心功能的潜力。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